這是中時6/2的文章~看了很有感覺~
留在這裡吧~
Delete生命中的「應該清單」
蕙心 (20050602)
我想當賢妻良母、公婆的好媳婦、父母親的好女兒……,總是為別人而活,長期輕忽自己內在的慾望!
我是個出生鄉下農家的四年級生,母親生了七個孩子,五男兩女。在那個重男輕女觀念極強的年代,由於父母對我的疼愛與節衣縮食下,我很幸運地能讀完大學
長大後,我養成自省型的人格,自我要求高,責任感重又習慣獨力承擔。婚後,親友們更公認我是兄弟姊妹中最有出息的一個,因我嫁了一個好老公,三個孩子也乖巧懂事。我想當賢妻良母、公婆的好媳婦、父母親的好女兒……,我不敢違背社會傳統,一長串的「應該清單」構成我的生命框架。
總是為別人而活的結果,長此以往輕忽自己內在的慾望和需求而不自覺,直到我那心愛的、年高九十七歲的祖母發生意外、驟然過世,又不斷出現難以承受的偶發事件,情緒瀕臨邊緣時,才知道自己的身心出了狀況。
症狀相繼出現 生活脫序
失眠只是我生活脫序中的一個開端,緊接著食慾不振(整整一個月食不知味、腹瀉)、失去原有的興趣、產生逃避人群的念頭……等,尤其是情緒極度低落,需要外子請假陪伴時,常會自責、罪惡感很重,覺得人生乏味。
漸漸地,我不太敢看電視或報紙,害怕看到任何血腥或悲慘的畫面,我也害怕看到一些和死亡有關的字眼,外子十分了解我的情形,每次新聞只要出現那些畫面,會自動轉台,而三位乖巧懂事的女兒也會盡量租些溫馨的影片,邀我和她們一起觀看。
嚴重時,不僅我原有的處理能力、判斷力、記憶力……等都大為衰退,連應付一些簡單的工作,都感到有些困難。比如有好幾次我開車出去辦事,回頭又記不得車子停在哪裡;有時連走路到附近菜市場買個菜,都會害怕途中會發生一些不可預期而無法自行處理的事情……等。輕度的生活失能與時常的力不從心,讓我的自信心逐漸消失。
在家裡,我最常表現於外的憂鬱症狀,就是一個人躲在房間或浴室裡莫名的哭泣。如果真不小心讓孩子們看到,懂事的她們,雖然不知道要如何和我交談,總是會輪流過來關心、問候我,或想辦法逗我開心。如果外子在家,更是很有耐心地陪我聊天,即使持續數小時也無怨無悔。
直接掛號 求助心理治療
在我的憂鬱症狀並不明顯時,曾與家扶中心義工協談過。在義工的引領下,我和外子曾參加過兩次教會聚會,看到兄弟姊妹們情緒高昂地吟唱聖詩,歌聲悠揚、餘音繞樑。只可惜,我置身其中,卻沒有一絲的感動,只好作罷。
後來直接地就到醫院掛精神科,幸運地遇到一位很有心的好醫師,由於常看外國影集,知道身心疾病光靠藥物治療效果並不佳,因此一開始就告訴醫生希望能以心理治療為主。後來,她真如我所願地轉介心理治療師給我,並開抗焦慮藥與助眠劑讓我服用。
平時極重養生、不隨便服藥的我,多次服用低劑量抗焦慮藥後,見識到它驚人的效果,不只隨身攜帶,還對它產生極大的依賴,只要稍有焦慮症狀,就想吃藥。
之後我閱讀許多與精神疾病相關的資訊,知道適度的焦慮有助於我們的生存,但過度的焦慮則是一種有關幻想的疾病。之後不再畏懼它,並把精力放在學習「如何管理焦慮」上。
心理治療 讓我重生
每周一次的心理輔導,我的「不開心」就像剝洋蔥般,一層層地被攤開,真實地反映出我的整個生命經驗:習慣性的負面思考模式、誇大的自我期許、心中從未表達的憤怒與渴望、過分的犧牲換取被愛……等等。兩年的心理治療,不僅讓我學會了自我省察,更發現了自己一些自苦自限的來源,也知道了個性需要修正的方向。
記得在最困頓的時候,一位朋友曾告訴我: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。」打從那天起,我開始省視自己的優點。結果發現:我很孝順、很有愛心、耐心,很會打理家務,做事很主動,懂得穿著打扮,會唱歌、跳舞、又會寫文章……哈!太多了!想得我飄飄欲仙。
當我想到自己竟然有那麼多優點時,我不再自憐自艾,重拾自信的我,丟掉「應該清單」和心中那個完美女人,重新架構自己。
經過了這一場身心浩劫與重建,我的內在的確產生了某種「質變」。以前我自大強硬,常固念於自己的想法,把自己的一套強加在別人身上,且自認為是為別人好,現在則學會尊重別人的選擇,尤其是休戚與共家人的選擇;以前害怕無常的生活,現在則學著以更輕鬆、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生活事件;以前不知道情緒需要出口,現在則懂得隨時釋放情感。
- Jun 03 Fri 2005 00:00
很有感覺~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